國內血透步入2.0時代:價格規范、需求暴增......
01
6月23日,湖南醫保局發布《關于規范調整泌尿系統透析類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的公示》,規范調整現行泌尿系統透析類項目21項,并初步擬定了相應價格,同步廢止13個現行項目(完整見文末)。

6月20日,廣東醫保局發布《關于對泌尿系統透析類價格項目及擬定價格公開征求意見的公示》,公布21個項目價格,同步廢止32個項目,并明確了除外內容(完整見文末)。

通過對比,湖南和廣東新發布的價格項目完全重合,但在細節方面有著諸多區別。例如,湖南將每個項目的一類、二類、三類價格進行具體劃分,廣東則是單獨設置全省最高限價。
具體來看,兩地多數項目的價格較為接近。湖南的血液透析費用為390/350/320元(一類/二類/三類,后同),廣東的血液透析費用全省最高限價390元;湖南血液透析濾過費為590/540/490元;廣東血液透析濾過費全省最高限價530元。
但也有部分項目兩地價差較大,例如湖南血漿吸附費為600/540/490元,廣東血漿吸附費全省最高限價1500元。

完整價格構成、計價說明見文末
由于此前開展情況不同,湖南和廣東此次廢止的項目在數量上也有所區別,但包括血透監測、腹膜透析換管、血液灌流等多個項目均出現在兩地的廢止名單中(完整名單見文末)。
截至目前,國家醫保局發布的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已超30批次,但受限于各地區情況差異和繁雜的數據梳理工作,相較雷厲風行的指南印發,新價格的落地推進顯得相對緩慢。
6月13日,國家醫保局印發《泌尿系統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立項指南(試行)》,提出參考2023年版醫療服務項目技術規范,將421項技術規范項目映射整合為108項,加收項22項,擴展項9項。
距離指南印發還不到半月時間,湖南、廣東等省就已做好落地準備,較其他多數領域進展迅速,預計國內其他省份也將快速跟進。
02
價格規范驅動需求爆發
國內血透市場變革將至
國內血透行業起步較晚,但基于技術補齊疊加政策驅動,相關市場潛力已于近年加速釋放。
今年5月,威高血液凈化正式登陸上交所主板,開盤當日市值一度超過200億元。其招股書顯示,2023年我國終末期腎病(ESRD)患者人數達到412.59萬人,占到全球ESRD患者人數的37.0%。
對于ESRD患者而言,血液透析是目前最為主流的治療方式之一,許多患者每周需要進行3次左右透析治療。相較大部分發達國家/地區,國內ESRD患者的透析治療率處低位,市場潛力巨大。
價格是影響國內血透臨床滲透率的重要因素,伴隨新服務項目價格規范,相關診療的可及性將顯著提高。國家醫保局此前發文指出,對于慢病患者長期使用、費用負擔較重的少數特殊項目,重點做好價格治理優化工作,縮小地區間價差,壓縮偏高的設備監測費用。
耗材集采砍價獲得的降價成果,系本輪醫療服務價格改革的重要支撐。目前血透集采已在全國范圍大規模落地,在河南牽頭血透類耗材省際聯盟集采中,中選產品平均降價48.51%。京津冀“3+N”聯盟血透類耗材集采平均降幅55.23%,部分產品降幅超過65%。
值得注意的是,醫療服務價格改革并不奉行“唯低價論”。
6月24日,國家醫保局發布《關于優化醫療服務價格管理流程的通知》,其中提到要結合本地區經濟發展水平、醫療技術進步程度、各方承受能力等實際情況,兼顧省際間比價關系。
結合目前已落地的情況來看,不同項目的醫療服務價格有升有降,部分地區技術難度大、風險程度高的項目價格甚至還出現高額漲幅。
此外,在項目價格走向規范的同時,對可收費耗材也進行明確劃分,為醫療機構和醫械企業的陽光創收留下空間。

圖源:廣東醫保局官網
伴隨服務價格規范,國內血透診療需求有望迎來新一輪爆發。據國元證券統計,預計中國需要3萬家血液透析中心(以每家透析中心配置20臺透析機估算)以滿足目前的患者需求。但實際上我國血液透析中心數量離3萬家的飽和容量還遠遠不夠,市場具有很大發展空間。
現階段,國內血透省市級公立市場基本盤已確定,但縣域大市場仍有巨大的增量市場待開發。
根據國家衛健委《關于通報2024年度縣醫院醫療服務能力評估情況的函》,2024年尚未配置血液透析機的縣醫院從286家降至229家,并明確指出將增強縣域血液透析服務能力列為下一步工作要求。此前國家衛健委還提到,要求常住人口超過10萬的縣均能提供血液透析服務。
附:
廣東


湖南


【來源:賽柏藍器械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