繼恒瑞之后,邁瑞或將二次上市。
01
邁瑞考慮赴港上市
當地時間7月22日,彭博社報道稱,據知情人士透露,中國最大的醫療設備制造商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有限公司(Shenzhen Mindray Bio-Medical Electronics Co.)正考慮在香港進行第二次上市,可能至少籌資10億美元。
知情人士表示,邁瑞已與潛在的顧問就潛在的股票出售進行了討論。由于討論的是私人信息,知情人士要求不具名。知情人士補充稱,相關討論正在進行中。
有投資人士對賽柏藍器械表示,最近港股市場回暖可能是一個契機,融資的機會成本不高。A股再加H股滿足條件就可以,對邁瑞而言,是一個想不想的問題。
需要注意的是,截至發稿,邁瑞醫療尚未公開發布二次上市相關消息,具體情況仍須以監管披露為準。
今年以來,港股迎來高光,A股公司赴港上市成為流行。
截至7月18日,已有10家A股公司在港股上市,其中4只新股的融資規模躋身全球前十,分別為寧德時代、恒瑞醫藥、海天味業、三花智控,均為A+H上市公司。
德勤透露,目前香港有超過170宗正在處理的上市申請個案,其中超過5家公司募集資金至少10億美元(約78億港元)。
02
赴港集資,可配合其國際化策略
目前在A股醫藥行業中,恒瑞醫藥、邁瑞醫療總市值排行分居第一、二位,均是長期受投資者關注的重點企業。
A股“醫藥一哥”恒瑞醫藥在港股的融資額達到101億港元。此輪IPO發行價為44.05港元/股 ,7月22日收盤價71.85港元/股,較發行價上漲63%,表現亮眼。
德勤表示,此前內地企業赴港發行H股會有折讓,近期部分股票H股對A股出現溢價,H股估值提升對其他內地企業產生吸引力,龍頭企業以不俗估值上市,疊加香港上市集資可配合其國際化策略,預計會有更多內地企業到港上市。
除國內業務外,多年來邁瑞醫療大力推進出海業務。
就在前不久,邁瑞公開指出,長期來看,公司的國際營收占比應該要達到七成。目前已經在全球主要市場深深扎根,進入深度本地化階段。
目前,邁瑞在全球擁有60多家境外子公司,海外員工3000余名,其中超過九成為本地員工。過去數年,邁瑞通過收并購、對外合作等方式,已在海外13個國家布局了本地化生產基地,未來還將持續深化海外布局。
回顧邁瑞的資本歷程,有幾個重要節點。
2006年,邁瑞醫療國際股份有限公司(邁瑞前身)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,成為中國首家登陸美股的醫療設備企業。
上市后的第十年,邁瑞完成私有化,以33億美元從美股退市,其后在A股完成了一場華麗轉身。
2018年,邁瑞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,發行股票1.22億股,發行價48.8元,募集資金59.34億元,創造了創業板IPO當時的發行規模紀錄。
自2018年以來,邁瑞始終維持營收和凈利潤的雙雙高增長。但情況在近兩年有所轉變,受行業階段性調整的影響,去年邁瑞增速明顯放緩,年營收367.26億元(+5.14%),歸母凈利潤116.68億元(+0.74%)。
但無論如何,邁瑞依然是醫療器械行業當之無愧的龍頭企業,且該公司仍未放棄其進軍醫療器械全球排名前十的目標。
對于此次邁瑞考慮赴港上市消息的后續進展,賽柏藍器械也將持續關注。
【來源 | 賽柏藍器械】